010-84720001

新闻中心

控制血压,监测为先——第七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发布:欧姆龙医疗 更新时间:2021年05月07日

  2021年4月2日至3日,以“监测血压、控制血压”为主题的、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和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隆重举办。

 

  本次大会重磅发布了《2020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并且充分展示了血压监测相关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邀请了国内高血压领域著名专家对高血压防治新指南、血压监测新技术及临床应用做专题报告,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讨了血压监测对临床及基层高血压诊治的价值。

 

  会议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通过万人家庭血压达标登记研究的介绍,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家庭血压监测的未来发展及临床研究开展方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雄京教授对“同步四肢血压和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中国专家共识”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了各参数评估动脉病变的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鸿懿教授针对夜间血压监测的相关问题,强调了夜间血压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以及当前最新的夜间血压管理理念;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歆教授亦详细介绍了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在2020年的开展情况,期待2021年有更多的中心加入到MMM项目中来。

 

  下面就各专家的精彩讲题作简要分享。

 

王继光教授:

“万人家庭血压达标行动”登记研究

 

  会议期间,王继光教授详细介绍了“万人家庭血压达标行动”登记研究,希望通过该研究能让更多临床医师及患者对家庭血压监测有更深刻的了解,减少相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王继光教授指出,当前我国高血压整体控制情况有了很大提升,但仍有改善的空间,Ohasama研究、HONEST研究、IDAHOCO研究结果的发布,均体现了家庭血压监测对血压控制的重要作用,通过家庭血压监测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提高高血压诊断准确性、提高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提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识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等,从而进一步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万人家庭血压达标行动”登记研究计划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前瞻性的登记在门诊已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信息,并对其进行两年的随访,比较治疗后家庭血压达标患者的预后情况,了解在已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家庭血压的达标率、白大衣效应及隐匿性高血压的比例,并通过定期监测家庭血压和积极的降压治疗,实现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双达标。该研究的第一步是计划登记万余名患者的数据,第二步是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和诊室水平测量,第三步则是进行长时间的生存状态和心脑血管事件随访。

 

  目前,该研究为一项观察性研究,希望能看到良好血压管理的患者和未达标患者的差异,并通过该研究结果情况为未来的随机对照研究创造条件。未来,随着iHEC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我们有着越来越多开展随机对照研究的条件,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临床研究出现,提供更多的中国数据,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蒋雄京教授:

解读“四肢血压和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中国专家共识”

 

  近二十年来,由于无创血压测量技术和设备的进步,目前上市的示波法同步四肢血压与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可更准确地提供压力传导动脉的结构及功能等信息,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等优势,已逐步成为心血管临床上常用的仪器之一。

 

  蒋雄京教授详细介绍了测量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广大医生规范化应用和合理解读结果提供了指导建议。

 

  蒋教授最后指出,由于这两种测量简单、无创、快速,能提供压力传导动脉大量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已逐步成为继体表心电图检查后心血管临床上又一常用筛查和诊断工具。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这是基于血流动力学的病理生理学测量,测值可以反映上游是否存在明显狭窄和血管僵硬度,但不能确定狭窄的部位和病变性质,也不能确定什么时间发生什么心血管事件。所以在临床中应合理利用,更好地服务患者。

 

王鸿懿教授:

对夜间血压增高诊治的一些思考

 

  夜间高血压与未来的临床事件具有更高的相关性,且亚洲患者夜间高血压的情况也更为常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鸿懿教授对夜间高血压的诊断、机制与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表示夜间血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值得所有临床医师加以重视,夜间血压调控由多种机制共同参与,临床医师应综合分析以制定恰当的干预方案,目前的RASI以及A+C/A+D联合用药方案适合于大多数夜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至少一种药物的睡前服用有助于改善夜间血压控制。

 

  此外,在夜间血压的评估方面,动态血压监测仍是目前的主要手段,但也期待新型家庭血压监测设备的出现,带来更简便、便宜、可重复的夜间血压测量方式。

 

陈歆教授:

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总结及展望

 

  高血压作为全球首位心血管危险因素,每年因血压升高失去生命的患者约为一千余万,但只有半数高血压患者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为此,在2017年的世界高血压日,由国际高血压协会、世界高血压联盟、柳叶刀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血压测量活动,即五月血压测量月项目。该项目的宗旨在于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从而发现未治疗高血压或治疗不充分的高血压患者,以采取行动控制高血压。

 

  本次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歆教授对我国开展的五月血压测量月(MMM)项目进行了总结与展望。陈歆教授指出,2020年MMM项目覆盖全国七大区域,其中华北、西北、华东地区(39.7%、27.15%、11.62%)是测量数量最多的三个地区,82.4%的患者在医院接受了血压测量,该数据较往年有所提升,未来希望院外测量比例可以更高。此外,血压测量的平均值较去年有所下降,高血压患者占比28.9%,知晓率45.27%,治疗率39.7%,控制率24.17%。

 

  综合分析后,发现年龄、男性、卒中、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高血压患病、控制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未来应继续加大科普力度,改善生活方式,并针对特殊人群建议更关注血压情况,已有高血压的患者也建议起始联合治疗,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

 

  目前iHEC平台中,MMM项目已完成122万人次的血压测量,并且借助iHEC平台,“万人家庭血压达标行动”登记研究、IMPRESSION(心房颤动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与强化调脂临床试验)研究及DTT(1级日夜持续性高血压清晨和睡前服用降压药的疗效比较)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正在进行中。希望通过MMM项目,提高公众对血压测量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提升当地高血压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期待在2021年有更多的中心参与到MMM项目中,为中国高血压地图的绘制贡献一份力量!

 

<重磅发布>

2020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

 

  动态血压监测已成为识别诊断高血压、评估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降压疗效、指导个体化降压治疗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

 

  作为此次会议的重点内容——《2020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重磅发布。该指南对动态血压计的选择与监测方法、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判定与临床应用、动态血压监测的适应证、特殊人群动态血压监测、社区动态血压监测应用及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中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

 

  监测血压作为控制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血压监测理念,创新血压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不仅是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血压监测,每个人都应该进行!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升高,从而对高血压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版权所有@欧姆龙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1679号-1 药监局备案号(京)-非经营性-2014-0079    技术支持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991号